6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资助,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为期15天的“一带一路”典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国际培训班圆满落幕。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越南、蒙古、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10个国家的13名青年研究人员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班学习形式包括理论学习、实验室参观、座谈交流、野外考察等。培训班邀请了德国哥廷根大学、肯尼亚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云南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宁波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共19名专家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生物入侵防控及管理、滨海湿地?;ば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及废弃物利用、稻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湖泊湿地?;ず蜕锒嘌员S⒌湫蜕低成墓碳八亮魇е卫?、喀斯特生态系统修复等多个主题。
在实验室参观和野外培训环节,学员们先后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洞庭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深入了解了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和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湿地生态?;ば薷醇吧锒嘌蕴嵘确矫嫒〉玫闹匾芯砍晒?/p>
培训期间,学员们先后参加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举办的2024湖南省“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技术转移暨交流大会和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举办的第四届亚热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3名培训班学员受邀做专题报告。培训期间还参观了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隆平高科、湖南强农机械有限公司、隆平水稻博物馆、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有助于对我国亚热带区域农业发展概况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闭幕式上,培训班会议主席李峰研究员向各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交流环节,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我国在亚热带典型生态系统生态?;ば薷捶矫嫠〉玫木薮蟪删汀M北硎疚蠢唇耘嘌蛋辔趸ü嘀滞揪都忧坑胫泄诳λ固厥卫?、湿地生态?;ば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培训班开班仪式?
培训班学员参加第四届亚热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培训班学员参加湖南省“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技术转移暨交流大会??
培训班学员考察金井站?
培训班学员考察洞庭湖站